查看原文
其他

烽视角1 || 王 烽:以个性化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 烽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2-05

开栏语

自2022年第10期开始,我们特别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研究员在我刊开设专栏,以“烽视角”呈现教育观察、理性思考,以期为读者带来更多新视野、新见解。敬请关注!





全文共1893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一组组亮丽的数字标志着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公平程度和质量的实质性提升。回顾这十年,如果聚焦教育内部的微观生态,笔者认为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进展,就是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与他人不同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天赋潜能。在现实工作和生活场景中,也正是这些独特的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才能使这个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充满创造的活力。这本是一个简单明了的事实,但在有些教育者那里,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批量加工流程中,在以分数和升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制度下,在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的管理工作中,却总是被忽视。


在以推进教育普及、扩大教育机会为主要任务的阶段,教育的个性化没有受到足够关注是可以理解的。在机会有限的情况下,无差别的教育能教给更多的人以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整体、快速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教育观念由关注整体为主向更加关注个体转变,教育模式由追求同一化提升向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转变,是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终极要义,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选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包容差异、关注个体、实现个性化教育,应当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教育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加快建成更加灵活开放的教育,这三个“每个人”标志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重大更新,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行动指南。这十年,高考改革实现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选考,尽管制度设计上还不完美,但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利,成为高中教育走向个性化的重要开端。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学校“绿色评价”改革以及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使得学生发展水平和学校办学水平的衡量标准开始打破唯分数、唯升学模式,为发现每个孩子、每所学校的优势和特长提供了可能。在课程教学方面,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个别化教学、差异化作业、个性化诊断等新模式不断探索发展,学生兴趣社团活动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尝试走班教学和选课制,“关注每一个人”“适合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成功”成为很多学校的座右铭,个性化培养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然而,个性化培养生长在应试盛行和功利主义的教育环境中,也会出现“四不像”的变种。如有些以“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为名义的“快慢班”,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班,又按照考试成绩进行更新淘汰,“快班”实际上成为“升学冲刺班”,集中学校最好的师资和学习资源,形成对“慢班”学生的冷落和歧视,这恰恰是“同一化”教育捆绑应试教育的升级版。有些以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为名义的“早培班”“创新班”“实验班”,实施的并不是基于学生个人天赋和求知探索欲的个性化教育,而是围绕考高分、进名校、争荣誉进行全方位的竞争,看不出任何按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培养的痕迹,反而使得教育“内卷”上升到新的层次。而“关注每个人”“适合每个人”这样的理念,在学校中真正得到实践也非常不容易,大多数还停留在口号上。从整齐划一的教育到个性化培育,还要穿过许多观念和制度的泥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望下一个十年,个性化培育将持续成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新出生人口的减少,现有的中小学班额将逐步缩小,为个性化培育提供基础条件;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逐步深化,基于核心素养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诊断,能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导向上的引领;超常儿童的培养方式将更加科学化,各种掐尖班、冲刺班的应试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将逐步得到扭转,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也会逐步受到重视并形成机制;家庭教育将更受重视,家校合作更加密切,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校内外生态更加优化;中小学课程多样化和选择性持续增强,信息化、智能化支撑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诊断,将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和技术支撑。显然,以上这些不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景,而且是已经开始的实际行动。


个性化教育没有理想的终极模式,它是在人文主义思想引领下的不断探索,其核心是,在制度政策设计和教育实践中,把人当作人对待,把每个人当作不同的人对待。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中所指出的: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并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



(本文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相关文章推荐↓

王 烽:走向公共场域的教师角色

王 烽:高质量发展导向下集团化办学新视野

王 烽:面向2035的学校新生态

王 烽:面向“十四五”,区域教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 烽:“新高考元年”,我们的高考将走向何方?





10期文章回顾
 


朱永新丨十年之变: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础

刘希娅丨初心如磐,勇探素质教育新路

吕玉刚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年成就与未来布局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0期 · 烽视角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烽视角1 || 王 烽:以个性化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